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六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六章 (第6/25页)

拍——这一拍,卫虎倒还好,却把提心吊胆的张华山吓一大跳,几乎从座位上跳了起来。
  “说!”刘天鸣大喝。
  说就说!卫虎答道:“大人,宿迁地近东海,每有海盗侵入,非严刑峻法,不足以保地方、肃奸宄。小人奉命制此刑具,原是用来对付海盗的。”
  “是奉谁之命?”刘天鸣手往旁桌一指,“可是奉张大老爷之命?”
  “不是,不是!”张华山先沉不住气了,“我不会有此命令。”
  “是二十年前的朱大老爷。”卫虎说道,“朱大老爷官印,上文下耀。”
  “你说是朱文耀朱大老爷命你所制,这话叫作死无对证。本院只问你,‘一品衣’已用了二十年之久,有多少人死在这酷刑之下?”说到这里,刘天鸣不由得激动了,“朝廷设刑,原属不得已之举,听讼折狱,总须细心推求。‘三木之下’,尚且‘何求不得’?何况是这等的酷刑?不知多少清白无辜的人,死在你手里!就这一件私设刑具,便违了朝廷的皇法,罪在不赦。来!钉镣!”
  两字出口,欢声雷动。卫虎这时才有些害怕,脸色顿时由黄泛白,但总算比张华山好得多,神色之间,还能保持平静。
  “快动手!”何清一看情势不妙,催促着值堂掌刑的皂隶。
  于是四五个公人出班,把一副中等的脚镣拖上来,拿卫虎的双足套住,“咔哒”一声,拍上了锁。另外又是一副手铐——上镣必上手铐。把卫虎“服侍”停当,齐齐打个躬,预备退下。
  “慢着!”刘天鸣又说,“灌铅!”
  灌铅是在锁眼中灌铅,这一来,卫虎的脚镣手铐,除非用钢锉锉断,不然就有了钥匙也打不开。此原是对付江洋大盗,怕有同党劫狱,而想出来的“绝招”,刘天鸣现在用在了卫虎身上。这还不够,他又吩咐传管狱的“牢头禁子”上堂。
  “鱼肉乡里,无恶不作要犯卫虎一名,你当堂领了去!”
  “是!”那牢头禁子高声答应。
  “我且问你,你可知本院叫你当堂来领这个要犯的用意吗?”
  “小人不知。”
  “那么,我告诉你!”刘天鸣神色凛然地指着卫虎说,“你看清了,手铐脚镣都是灌了铅的,可算得万无一失?”
  “是!万无一失。”
  “那你领了去。我随时提人随时要!你交不出人来,我不问是何原因,你只提头来见!”
  这番话把那牢头禁子说得神色大变——刘天鸣已经顾虑到,在这衙门里,上上下下都听卫虎的话,把他下在狱里,也就跟送他回家差不多。别的不怕,只怕监守的人拼着顶罪,悄悄纵放卫虎,事后随便捏造个原因,反正没有死罪。等过上一年半载,再上下嘱托,把那牢头禁子设法弄了出来。所以刘天鸣预先提出如此严重的警告,那牢头禁子听得是性命出入的事,就无论如何也须加意防范,不敢通同作弊了。等把卫虎提了下去,刘天鸣抬头一看,堂下的老百姓挤得水泄不通,个个面有笑容,便知自己这一着,已大为收效。心里盘算,且等它个三五天,把告卫虎的状收足了,一堂了断。此时不妨先找一两件简单明了的案子来审结了它,让老百姓知道自己的明快爽利,铁面无私。
  这样想着,便去翻那一沓状子,刚看了两三行,只听堂下骚动,抬头望时,人群中让出一条路,有个衣冠楚楚的后生,扭着个满身褴褛的乡里人来打官司。
  “站住!”值堂的皂隶到檐前拦住,“你这个秀才,来干什么?”
  “来请巡按大人评理!”
  “来告状?”
  “是的,告状。”那秀才答道,“事起仓促,不曾备得状子,待向巡按大人面诉。”
  皂隶还要再问,刘天鸣认为大可不必,高声吩咐:“把两造带上堂来!”
  于是那秀才拉拉扯扯地扭着被告上堂——被告一看就是老实人,跪在地上,吓得瑟瑟发抖;秀才的身份便不同了,长揖不跪,先见巡按,后见学正老师,口称“生员”,自己报名叫作牛伦。
  “你呢?”刘天鸣指着被告问道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  “小人叫张五。”
  “噢!”刘天鸣问,“牛伦,可是你告这张五,为的什么?”
  “为的是个理字。”牛伦站在那里,昂然答了这一句,便开始说他的理。
  其实没有什么道理好讲,张五挑了一担水肥出城,无意中碰撞了牛伦。他开口便骂,张五不合说了句:“又没弄脏你的衣服,何必骂人?”牛伦便不依了,说张五不小心冒犯了“衣冠中人”,还要嘴凶,非打官司评理不可!
  听他说到一半,刘天鸣心中便生气!转眼看孙老师时,也是一脸厌恶之色,便越发有数,这牛伦是个不安分的家伙。
  等他说完,刘天鸣已想好了惩治他的方法,嘴里问着案情,手上悄悄写了几个字,示意林鼎拿给孙老师去看。
  他问的是:“此生员是文是武?”孙老师写了个武字,下面又加三个字,变成“武断乡曲”一句成语。
  “张五!”刘天鸣喝道,“你怎敢得罪衣冠中人,可知‘秀才乃宰相之根苗’,你好大胆!本院问你愿打愿罚?”
  “小人愿打!”
  “愿打?”刘天鸣奇怪了,“为何愿打?倒说个理由来听听。”
  “小人是穷人,罚不起!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