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年代文里暴富_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71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71节 (第2/2页)

不会今天晚上不睡了,熬夜现学也能行!
  因为多了个优秀的随身辅导老师,沈鱼的补习再也不痛苦了。
  现在沈鱼每天都对沈桥的好感upup,他们家大桥是什么人间小天使啊!
  哪科都能教(文科类沈鱼自学了),而且特别温柔,他没听懂,也从来不生气不暴躁,还安慰他,说是他的问题,没讲清楚,变着法儿的给他再讲。
  他哪知道,沈桥享受的就是给他讲题的过程,展示自己,然后收获崇拜感激,那种满足感,让沈桥乐此不疲。
  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,过了正月初大家都忙着走亲戚那几天,新年的气氛渐渐散去,工厂开工,商店开业,人们恢复了正常生活节奏。
  沈鱼的麻辣烫店要开业了,家具厂那边把他订好的桌椅都送了过来,沈鱼结清尾款,存款再次缩水。
  计划的是正月初七开业,员工培训,沈鱼年前趁着有时间的时候做过了,现在又让她们复习巩固了一遍。
  也没什么复杂的,就是一些卫生、服务方面的。
  虽然过了个年,大家表现都挺好,之前讲的显然好好记过,都没忘。
  店里的员工定下的一共四个人,店长余婶子,后勤后厨总管周婶子,沈鱼开学之后,肯定没办法每天盯着,买菜进货什么的,也不能都等着他来干。
  所以到时候,钱会给余婶子管着,但是周婶子负责采买,回来要给余婶子对账。
  开店之后,食材需求量就更大了,光靠周婶子一个人有点儿困难。
  正好大龙还在家闲着,之前他跟着沈鱼,一天一块钱,可真正干活的时间,加上来回路上,也就三个小时左右。
  现在开了店,包括两个婶子,干的都不再是半天工了,而是全天,甚至可能加班,所以沈鱼才给开了比较高的工资。
  大龙这边,沈鱼也给涨了一点儿,一个月先算四十,负责各种杂事,简单点儿说就是卖力气,搬上搬下都归他。
  然后还招了个婶子,姓杨,是余婶子介绍来的,暂时一个月块三十钱。
  后续看他们都工作情况,会做适当调整。
  余婶子和周婶子是因为有额外工作,要管事,所以工资更高。
  但相应的,谁负责的部分出问题,谁要负责任的。
  比如余婶子管账,钱对不上,她自己要负责抹平。周婶子采买,如果食材有问题,责任就归她。
  这些沈鱼都跟她们说清楚了,她们也都很认同,多拿钱,多干事,应该的。
  然后这四个人的分工是,余婶子点单算账收钱,周婶子煮麻辣烫,就负责招呼客人收碗洗碗,如果周婶子那边忙不过来,他们也会去帮忙。
  开业之前,沈鱼收到了王老板和张老板送的招牌,就是因为他们提前打过照顾,说会送给招牌,沈鱼才没自己去定做。
  第56章
  之前,张王二位约好,两人给未来的新邻居送个招牌时,问过沈鱼,他那店子,准备起个什么名儿。
  这一问把沈鱼给问愣住了,让他动手干活还行,取名?真不擅长。
  听听沈桥那名儿,桥洞子下面捡回来的,所以叫沈桥。
  得亏不是路边捡的,不然得叫沈路。
  张老板见他拿不定主意,笑道:“不然就叫沈记呗,人有名气的老店子都这么叫,老王那面馆还叫王记呢。”
  “去你的,提我干嘛,你那小卖店连招牌都没得。”王老板啐他一口,跟沈鱼说:“别听他胡咧咧。”
  沈鱼笑了笑,隐隐心动。
  可以啊,后世那有名的麻辣烫连锁店,什么杨x福麻辣烫,x亮麻辣烫,不都是用的人名吗?
  虽然把自己的名字挂在招牌上,好像有点点羞耻,可他弄个沈记,就……也还好吧?
  于是沈鱼第一家店的名字,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  此时张王二位老板,还不知道他们送出去的这块招牌意味着什么,只是本着一番诚心,特意找相熟的匠人,选了好木料给沈鱼送了这么个招牌。
  沈鱼不太懂木料,但好坏还是能看个大概的,知道两位老哥确实费了番心思,很是诚心地向他们道谢。
  张老板笑着摆摆手:“我还要谢你,你送的那个啥底料,真是好啊,过年我们家搞了个涮锅,都说好吃得很。”
  当初沈鱼提过一嘴,他和老王都没当回事,没想到沈鱼年前真给他们送来了。
  一家一大包,厚厚的一层牛油,看着就不便宜。
  可味道也真的好,兑点儿水烧着就能涮锅子吃,随便弄点儿啥蔬菜肉的,放进去煮着都香。
  家里亲戚都说味道好,爱吃得很,过年人多的时候,端上去就能当个大菜,新鲜好吃受欢迎。到最后下点儿手擀面,他家小崽子呼噜呼噜扒拉了两碗。
  王老板跟着点头:“是好,烧菜的时候也能用。”
  他媳妇做饭手艺很一般,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,总是放不开手脚,怕烧的菜不好吃,让亲戚笑话。
  可是有了沈鱼送那火锅底料,烧重口味菜的时候放一点儿,特别提味儿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