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55节 (第2/2页)
成绩不俗,许言想再推出新的。 “罐装包装还是成本太高了,如果我们要做这种系列,也可以用纸制小包装。”成本能压缩的更低,印刷也更方便。 介绍各个城市的景点,可以做十包一盒的,二十包一盒的,分大中小三种规格。 “比如咱们这儿,外滩,东方明珠和石库门,都可以印在茶包上。”当然不是景点照片,是色彩活泼的水彩画。 茶叶包后还能印上景点的小知识,打造成旅游纪念品。 好看,能喝,这不比旅游景点里那些乱七八糟,毫无纪念意义的纪念品要强多了。 设计部开动脑筋来压缩包装的成本,纸制品能做的花样更多,钟雪从英国寄回来的那一批茶叶,口味上没办法参考,但包装却能参考。 比如有些茶叶上会印胡桃夹子,伦敦大桥,还有些会印上英国名著中的插画人物图。 许言以此想到了中国每个城市不同的风景名胜:“咱们要参展世博会,这些也是很好的一部分。” “是不错。”林文珺听她说完设计思路就说,“苏城茶叶、丝绸、瓷器、年画,也可以做成一个系列了。” 许言把这个思路也记下来,从设计到出图,她忙了很久,赶在春茶上市之前,给茶叶包装换上“新衣”。 林文珺一回来,冯兰先说好消息:“成了!” “什么成了?”她问完想起来了,“真进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了?” “你也不看看咱们的东西,现在市面上哪有像这样包装的茶叶呀?”冯兰脸上带点得意,“可真是不容易。” 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可真不好进,她们的茶壶丝巾也送选过,丝巾对方已经有进货渠道了,这次的茶叶脱颖而出。 “人家还问我们,咱们有景点系列和工艺品系列,能不能出一个博物馆的藏品系列。”这事儿冯兰不管,她得回来问林文珺。 “行啊,我问问许言。”博物馆有这个需求,那早晚要做的,给别人,不如她们来做。 这都是以前干礼品行业,积累下来的经验。 冯兰说完了好消息,还有话没说,她看看林文珺:“文珺,我遇见小吕了。” 林文珺本来在看新包装,那种纸盒子开合太不方便了,这次都做成抽拉式的,外面留一小节缎带,像个小抽屉似的。 一拉出来,里面各种口味的果茶茶包排得整整齐齐,拿取更方便,比开盖的那种纸盒耐用。 她听见这句抬头看冯兰:“在这儿遇上的?” “在城里。”冯兰说,“我听说,他在跟出租客运公司谈广告合作呢。” 兜兜转转,还是干的这个,但他也确实信守诺言,没在海市继续碰广告。 “他看见我,还跟我打了个招呼。”冯兰想起小吕还是有些可惜,但这人可真是变了样,原来那意气奋发的样子,都没了。 人到中年,事业不顺,一眼就能看出颓丧气。 “那挺好的。”林文珺想一想就明白了,南京杭州的出租车广告,吕一鸣没这个钱去谈,就说旅游业吧,那也是杭州比苏城发展得好。 他手里的本金,就够到二线城市掘金。 做得最早的人,一锄头下去,块块地里有金子,现在出租车广告已经是块被耕过的地了,再想挖到金可不容易。 “挺好的。”林文珺又说一遍,“跟咱们没关系。”不给他使绊子,两边就当不认识。 谁想到,林文珺想当不认识吕一鸣,吕一鸣却找上门来了。 他先到茶厂,在厂门口等了好一会儿。 门卫不放他进来,打电话到办公室问放不放人进。 冯兰和林文珺从车间里出来,才看见未接电话,冯兰打过去问了就奇怪:“他来干什么?他不会是想捣乱的吧?” “不会,他一个外地人,跑到这里来捣乱?”那些茶农就没好果子给他吃,现在茶厂的收益可养活着这边许多人呢。 除了提供给当地人的工作机会,还有给当地税收,乡政府有钱了,小学校的新楼都盖起来了,冯兰还去市里拿了块奖牌回来呢。 “那放他进来吗?” “当然了,咱们又不欠他的。” 吕一鸣坐到厂长办公里,先说了两句客气话,林文珺含笑看着他,看得他收起客气话,直言来意。 “林总,我来,是来拉投资的。” 第301章 奖状 “姐姐!快点救救我!”…… 林文珺挑了挑眉毛, 她还是有些吃惊的,然后她笑了一下。 吕一鸣完全交接离开珺宁才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情,他广告公司开不成, 画过的大饼没办法兑现, 跟原来团队的人就闹翻了。 现在竟然调转头想让林文珺来投资他。 吕一鸣的公司拿不到投资公司的大钱,他原来找的那个投资人潘先生, 因为觉得被他骗了, 把他的后路也断了。 潘先生前期的钱都已经花出去了,注册公司、租用办公场地、买办公电脑,雇佣前台和财务的合同都签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