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_第54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54节 (第2/2页)

有一天,为了不让他爸担心,会找个人结婚吧。
  但他觉得那都是遥远的事儿。
  “邓同志,你志向也太小了吧,不说太虚的,让自己生活条件好些,也是应该的吧,你以后分了几套房,住不了也可以卖呀,就算卖不了遗鸥出租也行呀。总之,你在家里什么也不用干,也能拿到钱。这不挺好的么。”
  邓宸笑了“丫头,现在谁会租...”说到一半,才想起来,自己就是租的房子。
  应寒觉得这位来自几十年后的“新新人类”,应该给邓宸普及下以后国内的发展势头。
  “邓同志,话不能这么说,现在咱们政策在改变,上面不是已经放宽了政策,知青可以回城了,农村也分田到户了,现在也允许个人做买卖了,以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。”
  “你是说,以后私人的厂子会很多?”
  “对呀,你看我,我就准备开个家居店。我的店,买的家具肯定比厂子里便宜,我成本低,而且能满足客户的任何需求,可以订制。”
  “订制是什么?”
  “就是他给我尺寸,想做多大我都可以做多大,想要什么款式的都可以,多变性比较大,这点儿比那些家具厂有优势吧。”
  邓宸点点头“这倒也是。”
  “个人做买卖多了,人们的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,手里有了钱,就会想着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好些,现在咱们市里严重缺住房,许多人都等着单位分房,可单位也没那么多房子分给他们。他们这些条件不达标,又没地方住的,怎么办?”
  第74章 触发
  “现在许多家庭住房都很紧张,政府已经在加大建房力度了。”
  “所以呀,我才建议你,如果有钱,可以多买些地,偏远一点儿的也没关系。信不信过不了几年,就会有很多人买房子。不,现在就有很多,只不过房子不多而已。”
  “买房子可是个大钱,能有多少人买得起。”
  应寒挑挑眉笑道“你现在可以自己做个调查么。认识的同事,熟悉的朋友,你可以问问他们,你现在有个空的楼房,两室一厅的,5千块钱他们要不要。”
  “五千块钱是不是太贵了?”
  “已经很便宜了,我听说,深市和港市联合开发了一个小区,售价五万呢,而且还是港元。”
  五万?邓宸震惊了,这是他无法想象的“你从那里听来的?”
  “收音机里。”这事儿可不假,深市今年春节过后,报道过有个商品房,已经开建了,应该块完工了。
  八九年他们这边有商品房出现,都是借鉴他们的。
  邓宸今天和应寒聊了一下午,感受特别深,他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小丫头,简直孤陋寡闻。
  晚上回到家后,辗转在床上,思绪万千。
  上午心不在焉的结束工作后,直奔百货商场,买了一台收音机。
  自己虽然没志向,但也不能这么得过且过。
  多懂些知识总会有用处的。
  除了收音机,他还定了一份报纸,每天坚持阅读。
  了解现在国家的发展。
  应寒告诉邓宸这些,是想让他以后的生活好些,也算自己的报答吧。
  ...
  星期一,他们照常在办公室画图。
  但几个分歧比较大,后来高泽想到了一个法子。
  “这样吧,二环区就这么点儿,有些地方还是不能动的,咱们分开。分成三部分,目前大致分为公众生活区,住宅区,另外就是外部景观,老许你和你徒弟擅长外部景观,这个你们来。老付,住宅区你管,我做公众生活区,你们有意见没?”
  “老高,你这个法子好,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。行,咱们统一下规划区域。”
  “行,这个法子好。”
  三位师父没意见,他们几个肯定不敢有意见。
  这三块里面,住宅市最好操作的,规划下几个大厂,他们的住宅需求,投标。
  外部景观,其实也是很好规划的。
  倒是他们这个公众生活区,起初想的是有个大公园。
  但如果建公园的话,会占用很大一部分面积,而且还影响了一部分的出行便利。
  今天一天,应寒就跟着师父找灵感了。
  在下班前,应寒用单位的电话给说妈妈学校打了个电话。
  告诉她今晚不回去了,住在小楼里,因为明天要和师父一大早去勘测调查。
  应妈妈虽然不放心,但也应了。
  回到小楼时,李桂花还没走。
  在门店里等着她呢。
  她身边的小女娃,小小的,还真像李桂花呢。
  “桂花姐,菜都卖完了么?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